1、家庭矛盾。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,从而借助玩手机沉迷网络来逃避。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,孩子和我吵了架,两个人冷战,于是他自己躲在一边狂玩手机。
2、性格缺陷。比如特别内向的孩子,他们借玩手机来逃避实际的社会交往,逃离现实环境中自己恐惧的因素。
3、家长对孩子学业的过渡焦虑。因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满意,从而迁怒于手机,以为是玩手机沉迷网络导致了孩子学习落后。
4、错误的家庭教育。特别是溺爱型的家教,比如经常新闻报道中的为了能沉迷网络中,于是疯狂的向父母索要钱物,不能满足则伤害父母长辈,实际是溺爱的恶果。
5、网络霸凌。实际也是先有人性的“恶”在先,是现实中对同学对他人的矛盾处理错误,然后蔓延到网络上。
总之,我们要分清:有些矛盾和错误真的是“沉迷网络““造成”的吗?还是矛盾由“其他”因素“造成”,只是通过“沉迷网络”被“表现”了出来?不能把“网络沉迷”当成一个筐,什么矛盾都往里面装。只有找对了“病根”,才能对症下药。很多貌似“网络沉迷”引发的问题,假设一下:如果孩子不玩手机,不上网,问题能被解决了吗?比如学习问题,不玩手机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吗?难道不是家长文化素质不高,不会辅导,孩子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正确,学校老师教法不得当造成的吗?还有家庭矛盾问题,难道不是因为先有了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,才导致的孩子叛逆、自闭、攻击性强等一系列问题,并且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吗?
娱乐是人的天性,孩子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娱乐。假设一下,要是孩子不“沉迷网络”,他还有其他的娱乐吗?我们家长和学校想过给孩子提供健康娱乐的机会和条件吗?
“网络沉迷”的调查工作,是非常必要的,但是不应该纠结在“上网时间”“上网内容”等表面问题上,而是要关注“沉迷网络”中的孩子,他们的正常情感需求和积极心理。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下一步的重点和 方向。
老牛 2021-09-05 备忘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