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现在做“教育课题”的立场和态度

牛说评论字数 2412阅读8分2秒阅读模式

写下《我做“教育课题”的立场和态度》这个题目,我想了想,又加上了“现在”这个时间状语。因为我担心我以后的想法会发生变化。正如我最初做课题的时候,所谓“初衷”,和现在是大不一样的。

最早开始“网络沉迷”课题研究的想法是很简单而且很片面的,同大部分普通家长和老师们现在的感受一样,就是对“学生玩手机”这一校园和社会现象深感“焦虑”,试图寻求“有效阻止学生玩手机”的方法和途径!2018年的时候,我成立了“创意数码(摄影)”社团,第一次发现了手机的积极作用——可以摄影。但是这时候我依然只是把“手机摄影”作为“平面设计”课程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,通过手机摄影获取素材、更好的理解平面设计的主题构图等等,对于学生“玩”手机我依然是强烈且盲目的排斥,不过,社团的成立毕竟是在对手机的“正确认识”问题上,向前迈出了积极的一小步!

我现在做“教育课题”的立场和态度

2019国庆节校园手机摄影展

其实在2018年之前很早,我就开始注意到学生“上网吧”“玩网络游戏”“玩手机”问题(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统称“沉迷网络”),因为这是明摆着的“校园问题”,每个学校都很严重!但是成熟的应对措施是没有的,“媒体”的新闻报道,并没有系统的、理论层面的去研究“沉迷网络”的“根源”问题,绝大多数只是写“上网引发的悲剧”等“现象”,很少有“上网孩子的心理需求”等深层原因探析,不过想想也合理:媒体不就是报道“事实”“社会现象”的吗?“现象”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不就应该由教育专业人士、教育机构来研究吗?但是我们的学校,尤其是中小学校,这方面的研究并不积极。

2018年下半年,我开始疯狂恶补和“网络沉迷”相关的各类理论知识,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。慢慢的,“网络沉迷”这个概念在我脑海中清晰完整起来。同时,借助于智能手机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,中国“网民”的人数也在疯狂的爆炸式增长,各种原因的促成,沉迷网络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了,沉迷的程度,也越来越深了……若干媒体,特别是党媒和主要政府媒体,比如《半月谈》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等等,对于中小学生“网络沉迷”现象严重性的相关报道,真是到了“泣血呐喊”的地步……那些用纸笔和资本巨兽战斗的媒体人、相关专家学者、志愿者、还有党和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们,我要向你们致以深深的敬意!正是因为你们的艰辛付出,才有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关于“网络沉迷”内容的专门补充完善,才有了“网络防沉迷”系统的一次次升级。相比较之下,我们的中小学校,这几年在“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”问题上,几乎没有什么作为,甚至是麻木的!“不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”就像“不准在公共场合吸烟”的规定一样,对于“戒烟”有用吗?或许有一点点吧……

对于未成年人“网络沉迷”问题的应对上,“家校联手”是最有效的手段。但是,我们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没有像“防溺水”问题一样把“网络沉迷”问题重视起来,要是论危害性,“网络沉迷”的危害可一点也不亚于“溺水”。

2020年暑假,根据学校的安排,我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接受培训,幸遇一众良师,受益匪浅!在骆永菊和余华云老师的课堂上,我鼓起勇气,把尚不成熟的《中职学生“网络沉迷”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》课题请两位老师指正,没想到两位老师对课题研究内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,这极大的鼓舞了我!从重庆回到青岛以后,两位老师还通过微信指导我如何写课题申报书!特别是余华云老师,在课题研究上给我提出了“从积极心理学视域研究网络沉迷”的宝贵意见,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研究思路!余华云老师现在是重庆市沙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,有着扎实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,更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,就在今年教师节那天,我和余老师通微信,他还告诫我:“课题级别(高低)不要紧,关键是真做!”,余老师的这句“关键是真做”,我会时时记在心头!

我现在做“教育课题”的立场和态度

18级微机班张杰同学摄影
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,我们的课题刚开始做,还远不到做总结的时候,今天记下这一切,就是怕自己以后“忘了初心”!所以就当是在荒原中探索的旅人,在此做一处小小的标记吧,将来不至于迷失归途!

2020年夏天,重庆酷热,高温天气里我和刚结束中考的儿子爆发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,正是这次争吵,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在家庭教育和生活中的诸多错误,有方式上的,也有思想上的。从2020年夏天,我开始审视和检讨自己,思考问题开始从“外归因”转向“内归因”,从自己的“家长工作”推及“教师工作”,仿佛武侠小说中的“打通任督二脉”,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起来!所以朋友们在读到我写的一些教育随笔(特别是关于“网络沉迷”方面的),请不要奇怪我为什么总是从“家庭教育”“亲子关系”上去分析,因为我现在就是在用“父亲视角”看问题!

孩子“网络沉迷”问题的成因确实有很多,但是孩子“缺乏关爱”也确实是主因。我今天在这里写下这个并不是为了声讨某些家长和老师们。只是想先做个小小的“路标”,让我记得以后的课题研究不要偏离“关爱孩子”这个方向!要“关爱”,要“尊重”,要“理解”,更要“了解”孩子的心理需求,所以“调查”是必须的!

但是“教育课题”研究,毕竟不是“教育随笔”,要有一定的“宏观”视角和“一般性”适用的特征,要有理论支撑,正如同余华云老师建议的那样,“积极心理学”“人本主义”应该是课题研究的理论视域。我们为什么要做课题?是为了解决我们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(学生沉迷网络影响学习),为了促进社会和谐(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矛盾),为了帮助学校促进教育管理(手机管理),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(健康上网不沉迷)……这个路标设置的有点模糊,学习研究非一日之功,慢慢完善吧!

老牛  2021-09-26

继续阅读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9月26日
  • 本站文章均已注明出处,转载请务必保留原作者信息,谢谢!